2022年,面对艰巨繁重的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等不利因素影响,潼关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以及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紧扣“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积极落实各级经济财政工作会议要求,知重负重、克难奋进,以县委“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实践活动为统揽,对标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大调研、大培训、大练兵、大监管、大宣传、大提升”活动,为潼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财政新贡献。
一、聚焦党的建设,突出政治引领,为财政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聚合力、强动力,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理念,健全“抓党建促业务、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作风树形象”四项机制,实施五大举措(围绕“一个中心”、抓实“两个规范”、用好“三个载体”、建立“四项制度”、实现“五个提升”),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统筹、深度融合,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把讲政治要求体现到谋划财政工作、执行财政政策、推进工作落实的具体行动中,确保财政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党委“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财政大讲堂”“三会一课”等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财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意识形态落实落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建立党委牵总、支部负责、覆盖全部股所(中心)的责任体系。制定财政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改进微信公众号管理,开设视频号,编发《潼关财政》内刊10期,在机关院落设立宣传专栏,在醒目位置制作廉洁文化宣传标牌,在办公楼各楼层明确宣传主题,在机关一楼安装大型LED显示屏,及时推送主流信息,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格局,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细落实。
党建质量持续提升。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星级评定等工作。将每月10日确定为党建工作日,狠抓党支部规范化和党员管理教育规范化,强化日常监督,对基层党支部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担当作为展风采”职工运动会、“七一表彰大会暨建党101周年文艺汇演”、“三八”趣味游戏活动、庆六一志愿服务等特色党建活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管党治党纵深推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财政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监督责任清单,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定期听取分管股所、所联系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开门纳谏”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以及廉洁文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筑牢廉洁自律防线。驻局纪检组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抓常抓长,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管党治党责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紧扣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组织开展“政治学习+业务讲评”26期,业务培训18次。创立“财政大讲堂”品牌,邀请专家和业务拔尖人才开展讲座8期,着力弥补知识弱项和能力短板。建立轮岗交流制度,38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现全覆盖。构建青年干部“传帮带”机制,召开座谈会,确定8对第一批“传帮带”人员,助力年轻干部成长。认真落实AB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安排干部职工350余人次,在疫情防控一线、包村帮扶一线培养锻炼,锻造过硬作风。健全考核制度,落实“三项机制”,确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考评原则和细则,综合运用到选人用人、评先选优、职级晋升、奖金发放上,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不断提高。
二、聚焦精准施策,抓稳经济大盘,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高效运行
成立财政支持稳经济工作专班,坚持政策导向,精准有力施策,确保中省市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财政发展基础全面夯实。加强组织收入管理,坚持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机制,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582万元,较上年增收497万元,增长4.1%(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9%),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其中税收收入首次突破8000万元,税收占比较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收入质量不断提高。抢抓中省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年争取政策性补助资金104863万元,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有力。严格落实、足额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累计减免各类税费5096万元(全口径),其中留抵退税2115万元,新增减税降费2160万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821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专项债券作用发挥明显。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发行和管理使用作为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盯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申报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7个,新增专项债券资金5.84亿元,专项债券项目数量和金额达到历年之最,位列全市前列,为支持科教文卫、农业、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园区、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支出进度不断加快。严格执行年度预算计划,加强预算统筹,强化一般性支出和库款管理,建立对账机制,坚持定期通报,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确保全县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年财政支出完成172288万元,较上年增支15679万元,增长10%,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直达资金管理成效显著。坚持月部署、周调度,建立直达资金“指标分配、资金拨付、定期对账、调度推进、动态监控、台账管理、督促通报”工作机制,加强日常动态监控,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直达资金快速惠企利民、落地见效。全年直达资金总量45956.75万元,分配100%、支付100%,分配进度和支付进度位列全市第一。
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有效。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资金,为3家中小微企业融资572.8万元,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加大中小工业企业财政奖补支持力度,向聚泰新材料科技公司等5家企业争取奖励补助2000余万元。为中陕核钼业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2022年工业稳增长超产超销及新增产能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5个,切实缓解企业经营困难。认真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房租减免等政策,为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项目中预留采购份额90%以上。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153万元,为63户商户和4家企业发放担保贷款2381万元,带动就业582人。减免市场主体房租6.25万元,惠及16家商户企业。
三、聚焦民生改善,办好惠民实事,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和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等,切实把财政资源配置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让发展成果惠及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人民群众。
教育文体事业迈上新台阶。教育方面,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投入资金29713万元,支持滨河小学、岳渎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尚德幼儿园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全力保障各学段公用经费、营养改善、助学金等教育民生政策实施,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文化体育方面,安排资金2788万元,支持体育场建设、博物馆提升改造、惠民演出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改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社保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稳就业方面,拨付就业再就业资金1000万元,落实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社会保障方面,安排资金20590万元,支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30.5元/人·月,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优抚、残疾人补贴等各类补助资金及时发放,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和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政策全面落实。住房保障方面,安排资金467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卫生健康水平得到新提升。安排资金12660万元,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方舱应急中心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新推进。投入资金26241万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安排衔接资金5356万元,支持特色优势产业、脱贫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确保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百日提升、百日督帮”行动,强化资金监管,推动政策资金落地见效。投入2292万元,落实耕地保护、农机购置和种粮一次性补贴等惠农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安排农村综合改革资金835万元,支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村级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安排资金8418万元,支持双桥河、列斜沟综合治理和姚青河、善车峪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提升。支持开展节能减碳、露天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等大气污染防治,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国土绿化、地质环境综合防治、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等环境治理项目,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860万元,支持尚贤大道、规划一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和北区雨水口、秦岭大道雨水管网、明德公园、民生大桥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支持添景苑公园、紫云阁公园改造提升和5处口袋公园建设。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平台建设和“弱电入地”二期等项目,推动城市面貌焕发新活力。
四、聚焦风险防范,树牢底线思维,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大财政领域风险排查防控力度,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三保”底线兜牢兜实。坚持底线思维,将疫情防控支出纳入“三保”范围,实行“三保”清单管理制度,足额编制“三保”预算,加强“三保”预算执行和库款动态监测,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做到人员工资按时发放,部门有序运转,基本民生保障到位,财政运行平稳高效。
“三公”支出持续压减。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把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坚决取消无效、低效支出,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年“三公”经费预算481万元,较上年压减5.8%,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政府债务稳妥化解。全面实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守政府举债融资“红线”,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积极筹措资金,稳妥有序化解存量。依托全口径监测平台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加强债务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政府债务风险绿色可控。
五、聚焦治理效能,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全面规范高效现代财政制度
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监督工作措施,不断提升财政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预算管理改革不断加快。深入推进《潼关县人民政府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财政云”为支撑,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全县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云平台开展预算编制,实现预算编制、审核、下达、执行、调剂等全流程信息化,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绩效评价管理全面加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实现“四本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审核全覆盖,预算单位绩效自评全覆盖,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大监管”工作格局。运用财政云系统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监控,对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力。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管理考核结果挂钩机制,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健全。出台《潼关县财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十条禁令”》。建立财政大讲堂、党建工作例会通报、观摩点评、意识形态、AB岗、干部传帮带等机制。印发预算管理、“一卡通”管理、绩效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公务用车管理等制度办法。修订政治学习和业务讲评、重大事项报告、重点工作督察督办、交流轮岗、收发文、请销假、激励奖惩等工作制度,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加强。
财政监管效能有效提高。落实国有资产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加强资产出租、出借、报废审批管理,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政投资评审项目54个,核减金额4525万元。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完成乡村振兴“832平台”采购工作,政府采购政策全面落实。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在全市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同时,优化营商环境、会计管理等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财政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2022年以来,通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潼关县财政局先后获得多项殊荣:局党委机关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授予星级党组织“渭好办”机关党组织和全市机关党建现场教学点;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政法经费管理、国外贷赠款管理、预算执行分析、部门决算、财政支农、衔接资金绩效考核等工作被市财政局评为优秀等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党建工作在县直部门党委观摩评比中位列第一;廉洁文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在县级部门考核中位列第一。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号召新作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潼关县财政局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县委主题实践活动、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持续纵深推进“大调研、大培训、大练兵、大监管、大宣传、大提升”活动和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为谱写潼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财政部门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