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员雯钰
1969年,从北京同乘一列火车去插队的知青,大多数人在插队一到两年内都陆陆续续离开了,而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七年来他经历了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生活劳动、严酷的政治考验、巨大的心理压力,磨炼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品格风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先贤的这句话在习总书记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
2013年习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从15岁刚到黄土高原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来,习近平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在这七年时间里,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在实干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当今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很多青年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迷失方向,我们从习近平的知青经历中学习到,年轻人要不畏困难,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经受考验,在努力实干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已悄然扎根,“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到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直观地领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精神所在,更加具体、清晰地理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执政为民情怀。
青年有理想,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才能有希望,青年有信念,民族理想才能实现。七年的知青岁月将青年习近平与黄土高原和基层百姓深深融合到了一起,其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促使他在大学毕业后果断走向穷困人民、走进基层百姓,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习近平从破旧的农村通过苦干实干走进繁华的大都市,大学毕业后又从繁华的大都市主动回到农村,其青春再次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楷模和榜样。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有大责任感和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
习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当时的严酷考验与巨大困难,准确把握了当时的时代际遇与历史潮流,在艰难的岁月里爱学习、能吃苦、有追求、办实事、重辩证、敢担当,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和鲜明的创新创业精神。习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忘初心,励志勤学、刻苦磨炼,敢为人先,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和民族的事业中,争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见证者和全程参与者,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实践者和奋力开拓者。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建党伟业》观后感
刘驰
历史总是在前进的,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民族亦是如此。当压迫超出了民族的限度时,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会站出来担当那副重任,引领这个民族走出黑暗,去向光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武昌起义时起,至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救国救民的感人故事。在这数年里,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影响中国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命运和前途的大事接连发生,让人无不为之震撼。
观影时我总会不由自主的被带入剧中,情绪被不断地拉扯。五四运动时,一声声“保卫主权”、“还我青岛”铿锵有力,令人热血沸腾,轰轰烈烈的场面令人为之动容。当“二次革命”失败后,看到在妻子宋庆龄面前长叹的孙中山时,我们能感受到伟人的无奈与哀痛,也易使人联想到伟人那传扬千古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见到朱德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地拼杀时,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
直到第一批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电影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内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当时的青年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到底是什么催使当时的青年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这时我想到前段期间在印度蓄意挑衅下保卫边疆而牺牲的00后战士陈祥榕生前在日记本中写的一句话: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的,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国让我们感知责任,使命让我们不惜一切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青年的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将自己的命运与整个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投身到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书香伴我前行
——读《书香伴我成长》有感
王晓雅
谈到读书,相信我们每个人脑海里瞬间会闪现出古今中外许多哲人的名言警句,甚至如数家珍般一一道出一些历史的典故、精彩的片段、动人的画面。对于生活在这个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的我们而言,能静下心来读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为那些文字在不知不觉中会无声无息冲击着我们的认知、洗礼着我们的灵魂、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英国作家培根的名言多么形象而贴切。
书籍早已成为我灵魂的挚友,她时刻都在陪伴着我,她不会因为我偶尔的忙碌将她冷落或遗忘而拒绝在我需要的时候充实我和帮助我,她总是一如既往的和悦与亲切。这一切,都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父亲每天无意识的言行中得到了读书的乐趣。每当晚饭过后,父亲就会给我和姐姐讲述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有时他会讲科学家的故事:有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华罗庚的数学世界、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有时会吟诵唐诗宋词“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时给我和姐姐吟唱他最喜欢的黄梅戏“天仙配”,引亢他那个年代流行的革命歌曲;有时会叽里呱啦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外国话——俄语。那时的我很好奇地问父亲怎么会懂这么多,他笑着说这些都是从读书中得来的,书里面有大宝藏呢,你们可要好好的学习!每逢周末,父亲就会带着我去县城老街的新华书店看书——小人书、连画画、各类精致的读物,每次看着我意犹未尽、如醉如痴、爱不释手的样子,总会买几本回家。我如饥似渴的读,生怕自己忘了书里的情节,还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记一些故事的人物和细节,有时还给小朋友们讲书里的典故和情景,赢得小伙伴们的夸赞,好神奇啊!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父亲,是他让我很小就和书籍交上了朋友,将我领入书籍的殿堂,畅游于书的欢乐的海洋,让我在书香中度过了童年幸福美妙的时光,也让我懂得了读书的重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有了兴趣、有了热爱,读书自然成为我童年快乐无比的事情,也成为我少儿时期、学生时代、成年之后日常生活中最惬意的享受!
读书会使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大部分人都不是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让人棘手难解的事情,如何面对困难和问题,又如何度过不如意的阶段,读过的书会教给你最合适的办法、会送给你最满意的答案。在你每一次打开书本的瞬间,那些哲人就已经开始和你交谈,那么多智慧的头脑向你娓娓而道,你何愁没有人为你分忧解难。这时的你何其有幸、何其有乐、何其有美,能与这些高尚的灵魂进行对话,这种乐趣任是千金都难以换回的。
生活中没有书就像没有阳光,书籍将是你最忠实的精神上的朋友。“世间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间,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先贤、中外古今的名家哲人,都对读书这个最简单也是最高尚、最廉价也最昂贵的行为作了最通俗的概括。当你看到早晨大海上初生的太阳,你会不自觉的放歌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当你在秋夜听见潇潇雨声,你将会吟唱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当你置身于大漠腹地,你便会狂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你面朝平静的大海,你会由衷的赞叹“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当你重逢阔别多年的挚友,你会不由自主的感慨“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并不自由,但阅读可以让人脱离地心引力,尽情飞翔”。读书吧,朋友,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书香和欢悦常伴我们。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读后感
王丹阳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书的作者卡尔·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与弗洛伊德合作研究推广精神分析学说,后来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此后自行创立了分析心理学理论。如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传播世界各地,其影响不亚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这本书就诞生于二人决裂之后,书中收录了荣格1930年前后的共13篇论文和演讲稿合集,这些文章从解析梦到分析人格类型,从探索人生的不同阶段到追寻原始人的心理等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大师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介绍到这大家可以了解到,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到上世纪中期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直到近年,由于压力剧增,人们对自身内心、情绪健康愈加重视,心理学终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本着直面内心、自我调节的目的,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也逐渐增加,这本书便是我行动的第一步。今天我就与大家着重分享本书开篇的第一章:梦的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荣格认为梦是无意识活动的产物,并且坚信对梦进行分析解释,除了有助于心理治疗外,还能够对心理方面的因果道理给出更加科学的看法。梦能够把一个人的主观情况真实地诉说出来,比方说压力大时我们会梦到工作学习的场景,受到惊吓后会做噩梦等等。白天我们无意识的心灵活动,在晚上就会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就是我们东方人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些是于我们而言清楚易懂的梦,然而还有许多晦涩难懂的梦,是周公也难以解给我们答案的。荣格认为,对于这类梦境,必须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了解梦的前因后果,才能取得成果。他还强调,要坚持对一系列梦境进行分析,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只分析单个的梦,从而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梦者在某一时期内心深处的“一些重要内涵和基本主题”。除此之外,与弗洛伊德注重研究梦的成因不同,荣格更加关注研究梦的目的,注重解释无意识过程的未来方面。他指出:“梦是一种具有预期性的东西。”“它能告诉人们有关内在生活的秘密,同时也告诉做梦者有关他的性格的不显明部分”。
梦具有预期性,乍一听似乎有些玄学意味在内,但用荣格的观点讲,我们每个人的人格、性格等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走向。就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言,“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有时事物发展的结果已经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了,只是我们尚未意识到,当这些无意识的认知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后,便成了作者口中具有预期性的梦。
以上就是荣格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千万大奖等你梦的解读。
坦白讲,不同于通常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虽然作者用了通俗的语言和大量的案例来论述他的观点,但由于信息量巨大,我这个初学者对书的理解难免过于主观片面,要想读通读透,未来还需要带着兴趣、带着疑惑多读几遍。
研究心理学的过程其实是答疑解惑的过程,荣格的心理学理论能够解答一些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本性,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心理体系。如果大家同样对心理学感兴趣,期待能和大家探讨交流,共同学习。